新闻动态 > STEAM教育,玩的就是学科“跨界”
STEAM教育,玩的就是学科“跨界”
2020-06-04   阅读 220 来源:

STEAM教育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被誉为美国的“素质教育”。“STEAM”是5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s(数学)。它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劳动力、创新力而提出的“STEM”教育战略衍生而来,旨在打破学科领域边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011年,美国维吉尼亚科技大学学者Yakman第一次在研究综合教育时提出将“A(艺术)纳入进来,这个“A”,广义上包括美术、音乐、社会、语言等人文艺术。“STEAM”逐渐发展为包容性更强的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

 

近两年,STEAM教育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关注。今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谈到未来5年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时,提出学校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目前,全国已有600余所中学引入了STEAM教育课程。

 

STEAM教育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的科技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余胜泉说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才能在现代社会很好地生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已从规模扩张阶段,过渡到追求质量的现代化教育阶段,过去以讲测考练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发展的要求,因此引入STEAM教育也是整个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需要。”他认为,STEAM教育是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STEAM教育理念强调打破常规的学科界限玩“跨界”。比如,技术和工程结合、艺术和数学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建立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这就像写作文,老师在学校教会学生2000个汉字,学生就可以运用汉字自由创作。至于能不能当作家,就看你的天赋、才华和想象力有多大。”吴俊杰说。在STEAM课程中,情感融入是第一位的,要让学生爱上自己的作品。”吴俊杰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很多人在高考报志愿时都会遇到专业选择的困惑。很多数学、物理好的孩子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理科和工科是完全不同的,当初的选择并不适合自己。吴俊杰说,STEAM课程的核心是“选择”问题,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从情感上的喜欢,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点,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今后更适合学什么。

 

他举例说:“比如,对欧姆定律等物理学理论感兴趣的,该去报考物理系;对电子电路等操作方法感兴趣的,可以去读电子信息工程或者机电一体化;对算法很痴迷的,可以报考计算机系。通过实际体验,让学生提前明确自己的兴趣点,找到心中对某种东西的莫名热爱,这种热爱就是你应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